最近,5歲的邵武男童小武(化名)
高燒6天,肚子劇疼,
醫(yī)生發(fā)現(xiàn)他的陰囊有個黃豆大的焦痂,才確診恙蟲病。
▲它就是恙蟲(網絡圖)
但小武已休克,引發(fā)了重癥胰腺炎、多臟器衰竭等全身并發(fā)癥,隨時可能猝死。
醫(yī)生搶救20多天小武才脫險,目前仍住院?!?/span>入夏后,天氣熱、雨水多,恙蟲病高發(fā)。省婦幼保健院兒童重癥醫(yī)學科主任王世彪提醒,這種病潛伏期較長,癥狀似感冒,很容易誤診,嚴重的可致死。市民外出時,少到草地上坐臥。
草地戲耍 男童被叮咬
5月19日凌晨,小武被送到福州時,肚子劇疼。媽媽哭著說,6天前,小武突然高燒39℃,偶爾咳幾聲,還有點肚子疼,家人以為是感冒,到診所拿了點藥。
不料,4天后,他的身上冒出一些紅疹,發(fā)燒時,紅疹蔓延到軀干、上肢。在當?shù)蒯t(yī)院,CT檢查顯示小武得了肺炎,治療后,皮疹少了,但仍發(fā)燒,肚子劇疼?!?/p>
外科醫(yī)生連夜檢查,發(fā)現(xiàn)小武的陰囊有個傷口,已結痂,約黃豆大。
醫(yī)生一再追問,“有沒被蟲咬過?”家人才想起,家附近有片草地,小武常穿著短褲,在草地上打滾,前些天,小武被叮了一些包,他們涂了些花露水,幾天后留下這個焦痂?!?/strong>
小武陰囊處的傷口(畫圈處)
入院不久,小武休克了,戴上了呼吸機。王主任推斷,很可能是恙蟲病。
果然,檢查報告顯示,他同時得了噬血細胞綜合征、胰腺炎、膿毒血癥、肝功能衰竭、重癥肺炎、呼吸衰竭、消化道出血、腦水腫、心肌損害等,都是重癥恙蟲病引起的。
搶救15天,6月3日,小武逐漸好轉,才轉到普通病房。
住院治療的小武
恙蟲個頭極小 卻可能致命
恙蟲個頭極小,個頭僅0.2~0.5毫米,被咬卻可能喪命。王主任說,每年夏天,該院都會接診多例被恙蟲咬傷的患兒。2015年9月,5個月的南平女嬰被恙蟲叮咬后,高燒不退,臟器衰竭身亡?!?/p>
恙蟲
★恙蟲病高發(fā)期:在南方地區(qū),恙蟲病在6-10月份發(fā)病率最高,因天氣悶熱,又接連降雨,引起了恙螨擴散,一些人在草叢戲耍時,衣著較單薄,易被恙蟲襲擊。
★活躍區(qū)域:恙螨叮咬多發(fā)生在野外叢林、田間草垛等地帶,在城區(qū)、郊區(qū)都可能分布,還可能寄生在家貓、家兔身上,但一般不會爬入居民家。
★常叮咬部位:以腋窩、腹股溝、腰背等隱蔽、潮濕且有汗味的部位多見,焦痂(或潰瘍)難以發(fā)現(xiàn)。
★被咬后癥狀:一定會有傷口,明顯的黑色結痂。脫落后往里凹,像火山口一樣。
初期癥狀很像感冒。且恙蟲極小,市民被咬后不痛不癢,往往被忽視,潛伏期又長達4~21天,一旦過了潛伏期,發(fā)病速度就很快,體溫可能在2~8天內迅速升到39.5℃~40.5℃,引發(fā)心肌炎、胸膜炎、多臟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普通感冒會流鼻涕、頭暈,恙蟲病一般只會高燒、無力。
醫(yī)生
建議
天氣潮熱時,應鏟除居家周邊的雜草、滅鼠、消滅恙螨孳生地;外出時,避免在草地坐臥,不要在草地晾曬衣被。在野外作業(yè)時,穿上長袖、長褲等,裸露的皮膚要涂抹驅蟲水或花露水?;丶液蟊M快沐浴,換洗全部衣物。
如果市民曾到草地、水邊游玩,出現(xiàn)感冒癥狀,持續(xù)高熱,應仔細觀察:周圍淋巴是否腫大,腋下、腹股溝、腰部等隱蔽、潮濕、柔軟的地方是否有黑色焦痂,發(fā)現(xiàn)上述情況要盡快就診?!?/span>
除了恙蟲之外
還有毒蟲、毒蟻、毒蛇等“毒物”
小編再次提醒市民
一定一定要提高警惕!
夏季蛇蟲鼠蟻危害大
被“毒物”叮咬后要及時應對處理
如何提防8類危險小蟲
一起來學學吧!
蜱蟲在我們福建也比較多見,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灌木叢、牧場、草原、泥土、家畜的圈舍等都有其身影。夏、秋兩季比較多一些。
醫(yī)生提醒,盡量少接觸家禽或是小動物,如果接觸過必須做好衛(wèi)生清潔。夏季在戶外活動野外游玩時,最好穿上長袖長褲,不要穿涼鞋,袖口和領口扎緊。出門前最好噴上驅蚊液;郊游時遠離草叢或樹林,不要躺在草叢中。當從可能有蜱出沒的地方回家后,先檢查一下你的寵物身上是否有蜱,因為它們比人更可能遭到蜱的叮咬。
孩子在草叢、樹林玩?;蚝蛯櫸锝佑|后,要注意檢查孩子身上是否有蜱蟲叮咬的痕跡。洗澡的時候特別注意自己的頭皮、耳后、頸部、腋窩、腘部、手腕、腹股溝這些有皮膚褶皺的地方,是否有蜱在叮咬。因為蜱的唾液里的一些成分可以讓你感覺不到疼痛。蜱蟲體形極小,不吸血的時候跟一顆米粒差不多大小,也有家長將其誤認為是黑痣,事實上,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看見蜱蟲的足。因此,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突然多出“黑痣”,一定要警惕是否是蜱蟲。
研究發(fā)現(xiàn),蜱攜帶的那些有害微生物大多是在蜱叮咬在人身上超過24小時后傳播給人的,如果在24小時內及時去除身上的蜱,可以極大的降低感染蜱傳病的機會。
被蜱蟲叮咬,不要強行拔除
醫(yī)生說,若發(fā)現(xiàn)蜱蟲,不要強行拔除。衛(wèi)生部發(fā)布的《蜱防治知識宣傳要點》中提到:可用酒精或者煙頭刺激叮咬的蜱,使其退出皮膚。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的建議是找一把尖頭鑷子,盡可能靠近皮膚夾住它的口器,然后將它拔出來,不要左右搖動,以免口器斷裂。
但醫(yī)生的個人建議是,但最好還是直接去醫(yī)院就診,由專業(yè)的醫(yī)生對傷口進行處理。
他還提醒,拔出蜱后,用酒精或者肥皂水清洗傷口和手。如果可能,拔下來的蜱不要扔掉,可以把它放進一個密封的塑料袋或者瓶子凍進冰箱。這樣一旦日后不幸出現(xiàn)了蜱傳病的癥狀,它會幫助醫(yī)生更容易找到發(fā)病的原因。
蜱蟲或可致命
蜱(音pí)蟲,俗稱牛虱,蟄伏在淺山丘陵的草叢、植物上,或寄宿于牲畜等動物皮毛間。不吸血時,小的蜱蟲才干癟綠豆般大小,也有極細如米粒的;吸飽血液后,有飽滿的黃豆大小,大的可達指甲蓋大。
2010年夏天,河南省商城縣,有多人被做蜱蟲咬傷,不治身亡,引起村民恐慌。當?shù)?009年已出現(xiàn)死亡病例,但2010年尤其多,成為蜱蟲“重災區(qū)”。截至2011年6月份,中國已有河南省、湖北省、山東省、安徽省、江蘇省等省報告“蜱蟲病”病例280多人,死亡10余人。
來源:海峽都市報微信(haixiadushibao) 記者 陳燕燕 通訊員 林浩、
有醫(yī)說醫(yī)YYSYHD 、央視新聞
來源:“福建日報”公眾號
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NkC54vnGSMDkmSy9OXo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