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8月28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道 1998年初,國際上提出“數字地球”的概念——把地球上的信息按空間位置加以整理,使之數字化、可視化、網絡化,構成一個完整的地球信息模型,以便于通過網絡相互查詢協(xié)作、共建共享。這個提法,受到了當時中央領導的關注。“數字地球”由此升溫,不斷演化,如“數字城市”“數字社會”等。
習近平對此高度關注,意識敏銳。2000年,在福建省省長任上,他著眼未來,著眼于搶占信息化戰(zhàn)略制高點,增創(chuàng)福建發(fā)展新優(yōu)勢,高瞻遠矚地做出了建設“數字福建”的戰(zhàn)略決策,開啟了福建大規(guī)模推進信息化建設的大幕。
這與一位歐亞科學院院士的建言密切相關。他就是1999年初從國外歸來、對信息科學與技術有深入研究的時任福州大學副校長王欽敏。
現已身為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全國工商聯(lián)主席的王欽敏向記者深情回顧了17年前的“數字往事”。
【王欽敏講述】
2000年,當時的福建省計委正牽頭編制福建省“十五”計劃,省委、省政府領導要求,要在其中凸顯當時方興未艾的信息化內容。當年8月,我受邀在省計委做了信息化專題講座,提出了“數字福建”示范工程的設想。
之后,我?guī)е?,到省直部門、各地市,對已有的信息資源和信息化發(fā)展現狀展開全面調研,看了200多個數據庫。2000年9月,我起草完成了《“數字福建”項目建議書》《“數字福建”總體框架方案》,提交給省政府和省計委。
2000年10月12日,時任福建省省長習近平在項目建議書上做出長篇批示。他指出:建設“數字福建”意義重大,省政府應全力支持。實施科教興省戰(zhàn)略,必須搶占科技制高點。建設“數字福建”,就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科技制高點之一。建設“數字福建”不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我省在這方面有較好的人才和經濟基礎,經過努力是可以實現的。要選準抓住這個科技制高點,集中力量,奮力攻克。
習近平同時提出,省政府可成立“數字福建”建設領導小組,由他擔任組長。
著眼長遠,他還提出,要抓緊做好人才準備,在注意充分依靠省內專家的同時,善借外力,聘請和引進省外和國外的知名專家來閩,共謀建設‘數字福建’的大事。
讓人沒有想到的,還有“數字福建”后來的奔跑速度。
就在習近平做出批示僅僅半個月后,在2000年10月27日閉幕的中共福建省委六屆十二次全會上,“數字福建”被寫入省委提出的“十五”計劃綱要建議。全會《決議》提出:“加快開發(fā)利用全省信息技術和資源,建設以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為目標,以信息資源數字化、網絡化和信息共享為主要內容的‘數字福建’。”
這是“數字福建”首次公開亮相,受到廣泛關注。
第二天,“數字福建”建設方案專家論證會就在福州召開。習近平會見專家并與他們座談。他說,建設“數字福建”,是福建實施以信息化帶動工業(yè)化發(fā)展戰(zhàn)略的一個實際行動和重大舉措。
2個月后,習近平主持召開省政府專題會議,研究“數字福建”建設工作方案。正是這次會議,明晰了“數字福建”的概念、內涵,以及遠期和近期建設目標。
可以說,也正是這次會議,正式吹響了福建全力攻占信息化戰(zhàn)略制高點的號角。
在2001年2月召開的福建省九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數字福建”被寫入習近平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在會議批準通過的福建省“十五”計劃綱要中,“數字福建”被列為重點建設項目。
本世紀初,電腦、手機正在普及,智能手機還未出現,筆記本電腦尚屬奢侈品,對信息化浪潮,人們只有初步體驗,切身感受還不深。在此背景下,福建率先提出推進“數字福建”建設,可謂洞見未來,超前引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