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考古成就大展預展一角

再現當年福建考古場景
臺海網2月26日訊(海峽導報駐福州記者 楊文 文/圖)24日,福建博物院院長吳志躍在相關會議上對外透露,為展示八閩文物風采,提升福建文化形象,今年上半年福建博物院將推出一系列文化盛宴,提供給廣大民眾觀賞。
據介紹,由故宮博物院、印度國家博物館、福建博物院共同主辦的《梵天東土 并蒂蓮華:公元400—700年印度與中國雕塑藝術大展》,從今年1月25日舉辦以來,已引發(fā)眾多民眾前往觀賞。
吳志躍說,今年上半年福建博物院將推出一系列文化盛宴,主要包括有舉辦《八閩萃止——福建省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展》 、《福建考古成就大展》、《吳昌碩篆刻作品展暨第二屆海峽兩岸中青年篆刻大賽入圍作品展》、《歐洲城市藝術攝影展》、《伊秉綬書法作品展》、《建軍90周年展》等。
其中,最值得期待是,《福建考古成就大展》將展出新中國成立以來,福建文物考古事業(yè)取得了重大成果,即福建省發(fā)現、發(fā)掘了數以千計的古遺址、古窯址、古墓群和古沉船,出土、出水了大量反映福建古代歷史的文物精品,基本廓清了福建從古至今發(fā)展的脈絡,填補了福建歷史研究的諸多空白。
本展覽薈萃幾十年來福建考古成就之精華,分為八閩溯源、土火證史、水下探秘、格古知今四個部分,旨在弘揚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展示福建獨特的歷史風貌。
此外,《八閩萃止——福建省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展》為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俗稱“國寶大調查”的大展。本次展覽以福建省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為主線,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回顧普查歷程,觀眾可以通過圖片了解普查工作的諸多環(huán)節(jié),體味普查的艱辛與不易;第二部分為分享普查成果,全省可移動文物經過國家標準化洗禮,有了詳實可靠的身份信息;第三部分為尋魅文物風采,通過展示福建各地市、縣文博單位的精品文物,使觀眾深切感受福建文物和歷史文化的魅力。
該展覽將于今年5月18日正式對外展出。展出的文物精品,基本廓清了福建從古至今發(fā)展的脈絡,填補了福建歷史研究的諸多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