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夏季,泉州各處綠化景觀樹夾竹桃陸續(xù)競相開放,特別這幾日,進入了盛花期,吸引不少市民駐足拍照。其實這美麗粉白的花海隱藏著危險。據專家介紹,夾竹桃渾身是毒,只可遠觀,不可接觸。
這么危險的植物,為何會成為綠化樹?那必定也有其奧秘所在,海都記者采訪相關專家,為您揭曉。
公園里、干道邊,粉白花海成片開

華僑大學附近道路兩旁的夾竹桃盛開
5月20日,記者從泉州市區(qū)往惠安方向一路觀察,在華僑大學附近的高速入口區(qū)域、臺商投資區(qū)杏田路段,大片大片的夾竹桃開成了花海,粉白相間的花朵非常顯眼。
在刺桐公園的荷花池邊,盛開的夾竹桃吸引不少人拍照打卡。記者了解到,作為泉州園林綠化樹之一的夾竹桃種植較為集中,主要集中在西湖公園、東湖公園、濱海公園、刺桐公園,以及沿海大通道等各大主干道兩邊都能看到夾竹桃的身影。
另外,江濱北路2014年景觀整治時,也種植了夾竹桃,結合小葉紫薇、琴葉珊瑚等植物,形成多層次綠化帶。筍浯園、石筍園等區(qū)域分布較多。2023年泉州南翼新區(qū)大盈溪綠道項目中,種植了粉花夾竹桃,與刺桐、三角梅等搭配,形成生態(tài)護坡景觀。
全身有毒,接觸、誤食都有危險
夾竹桃的毒性堪稱植物界的“狠角色”,其莖、葉、花、果、種子乃至樹皮中,均含有毒,接觸、誤食都有危險性。
福建中醫(y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泉州市中醫(yī)院副院長阮傳亮介紹,夾竹桃以夾竹桃苷和歐夾竹桃苷為主。這類物質與人體心臟細胞的鈉鉀泵結合后,會干擾心肌電生理活動,導致心律失常甚至驟停。據醫(yī)學資料顯示,成人攝入5~10片新鮮葉片的毒素量,就可能達到致死劑量。皮膚沾到汁液,可能會引起過敏,疼痛、起疹子。
一旦不慎接觸汁液,應立即用肥皂水沖洗,如不小心誤食,需第一時間催吐并送醫(yī)。
除此之外,夾竹桃的毒性還具有其他殺傷力,燃燒枝葉產生的煙霧含有毒顆粒,可通過呼吸道引發(fā)不適。
阮傳亮表示,雖然夾竹桃毒性不小,但只要不采摘、不觸碰汁液、不入口,即可與其安全共處。
“植物界小強”,天然的空氣凈化器
既然危險重重,為何夾竹桃仍是城市綠化的“???rdquo;?海都記者從專業(yè)人士處了解到,選擇夾竹桃作為綠化樹,主要從景觀、生態(tài)與經濟等多方面綜合考量。
首先是夾竹桃顏值確實蠻高的,它的花期長達半年以上,從春到秋持續(xù)綻放,且花色豐富、樹形美觀。夾竹桃的生命力更是堪稱“植物界小強”,耐貧瘠、耐鹽堿、耐干旱,插條即可成活,養(yǎng)護成本低。在土壤條件較差的道路兩側、工業(yè)園區(qū),它是低成本綠化的優(yōu)選。
此外,雖然這家伙渾身有毒,但它也有友好的一面,夾竹桃的葉片表面布滿絨毛和蠟質層,對二氧化硫、氯氣、氟化氫等有害氣體吸附能力極強,單株年吸收粉塵可達20公斤以上。在交通干道旁,它就是天然的空氣凈化器。
據了解,夾竹桃是上世紀60年代引入的綠化樹,在當時城市綠化匱乏期大規(guī)模種植,形成存量優(yōu)勢,因為其美觀及易存活,是當時的“功勛植物”。
“夾竹桃花好看,可以吸塵降噪吸收工業(yè)廢氣,但因本身有毒,現在一般比較少推薦。”泉州園林系統(tǒng)一位資深工作者說道。
來源:海峽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