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個愛吃柚子的11歲男孩小松(化名)把自己吃成了“小黃人”。送醫(yī)后,他被查出名為“G6PD缺乏癥”的遺傳性代謝病。此病患者應避免在飲食上攝入過多強氧化劑成分,否則可能有生命危險。
大吃一頓柚子
人越來越“黃”
近日,面對黃燦燦的柚子,小松高興地大吃一頓。沒想到幾天后,家長發(fā)現(xiàn),小松變得越來越“黃”,面部、手心皮膚都明顯發(fā)黃,于是帶他來到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血液科就診。
楊婷主任醫(yī)師接診后,詳細詢問小松的病史,并進行了專業(yè)檢查。她了解到,這已不是小松第一次出現(xiàn)這種情況。他曾在食用了很多蠶豆后,變成“小黃人”,只是程度沒有這次嚴重,過了一段時間后癥狀慢慢好轉(zhuǎn)。
“這是G6PD缺乏癥。”楊婷判斷,小松皮膚發(fā)黃,正是由于攝入了大量含氧化性物質(zhì)的柚子,導致紅細胞受損并引起輕度黃疸。所幸,小松就醫(yī)及時,楊婷為他開了相關治療藥物,并向家長詳細解釋了這一疾病及其注意事項。接受飲食調(diào)整和適當治療后,小松的皮膚黃染情況逐漸緩解。
患這種遺傳病
或有生命危險
什么是G6PD缺乏癥?楊婷介紹,G6PD缺乏癥即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癥,是一種遺傳性代謝性疾病?;颊唧w內(nèi)缺乏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這一關鍵酶。這使紅細胞的抗氧化能力變?nèi)?。紅細胞主要負責把氧氣輸送到各個器官和組織,而此病患者的紅細胞容易受食物里的氧化性物質(zhì)破壞,進而導致溶血性貧血。
此病的群眾知曉率不高,但在臨床上卻很常見,多發(fā)于亞非地區(qū),在福建等我國南方省份有較高發(fā)病率。
皮膚發(fā)黃、尿色加深等,都是G6PD缺乏癥的典型癥狀。病情進展到溶血的患者還會出現(xiàn)高燒、腹痛等癥狀,嚴重的有生命危險。
減少紅細胞受損風險
這些食物慎吃
楊婷介紹,G6PD缺乏癥患者在飲食上需要特別避免食用含有強氧化劑的食物和藥物,以減少紅細胞受損的風險。
楊婷提到,蠶豆、青豆、苦瓜、藍莓、紅酒以及某些抗生素等均可能誘發(fā)溶血反應。此外,柚子、橙子、檸檬等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也含有氧化物質(zhì),對G6PD缺乏癥患者也存在一定風險。(記者 朱丹華 通訊員 夏雨晴)
來源:福州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