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泉州市第一醫(yī)院了解到,春節(jié)長假期間,該院燒傷科接診了多例被煙花炸傷或燒傷的病例,以兒童居多。對此,醫(yī)生提醒,避免煙花爆竹傷害重在預防,孩子安全意識較差,在燃放煙花時,一定要有家長陪同。
“在除夕當天晚上,有一個小朋友被煙花嚴重炸傷。”該院燒傷科主治醫(yī)生朱藝新告訴記者,受傷的小朋友軒軒(化名)年僅6歲。事發(fā)當天,他跟家人一同回到惠安老家。大人圍爐時,他和其他小朋友在門口燃放煙花,其中一個小朋友點燃一枚小型煙花后,竟然將其塞進他的衣領內(nèi)。煙花在他的衣服里炸開,燒焦了羽絨服。聽到他的慘叫聲,家人沖出來查看,第一時間脫掉了他身上的衣服。此時,他的背部已嚴重燒傷,被家人立即送往醫(yī)院。
經(jīng)檢查,軒軒的燒傷面積為6%,為深二度至三度燒傷,燒傷創(chuàng)面偏深。經(jīng)過5天的治療,他被家人接回家中休養(yǎng),后續(xù)仍需進一步治療。朱藝新表示,家長在孩子燒傷后沒有第一時間用清水持續(xù)對創(chuàng)面進行降溫,而是涂抹茶油,錯誤的操作反而加深孩子燒傷的程度。
無獨有偶,洛江7歲的男童誠誠(化名)也被自己的表哥將點燃的爆竹丟進衣帽里。由于受到驚嚇,他試圖將爆竹甩掉的時候,爆竹反而滑落到后背后爆炸,導致后背嚴重炸傷,不得不接受植皮手術。
該院燒傷科主任程君濤介紹,每年春節(jié)至元宵節(jié)前后,因燃放煙花爆竹而受傷的病人都會增多。青少年兒童因對危險的預判能力較低,在燃放煙花爆竹時更容易受傷,受傷部位主要集中在手部、臉部等。避免煙花爆竹炸傷重在預防。首先要購買質(zhì)量合格的煙花爆竹;其次,燃放時不要用手拿,選擇空曠的地方,避開人群聚集的地方,遠離易燃物品;此外,兒童燃放煙花爆竹一定要有家長陪同,其間不要互相打鬧,避免誤傷。如果受傷,錯誤的緊急處理方法可能會造成二次傷害,應盡快就近送醫(yī)處理。(記者 蘇凱芳)
來源:泉州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