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巖新站廣場交通有點混亂

▲龍巖新站廣場啟用,很多旅客咨詢引導員
臺海網(wǎng)4月23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李大榮 李貴榮 文/圖)20日,“網(wǎng)紅”火車站——龍巖火車站“新站房”正式啟用。這意味著,龍巖站原有站房同步停止使用,所有旅客都在新站進出站。
啟用首日,導報記者走訪現(xiàn)場體驗新“龍巖火車站”,現(xiàn)場不少旅客反映,進出站不便,周邊道路擁堵嚴重,不少旅客因此“誤點”。昨日,導報記者再次走訪現(xiàn)場了解情況。
現(xiàn)場:市民點贊新站房“高大上”
導報記者獲悉,龍巖火車站新站房,與老站“背靠背”,位于羅龍中路,是南龍鐵路的重要配套工程。全面建成后,擁有10個站臺、13條軌道。此次啟用的新站房一期高架跨線候車室,是為站房二期施工創(chuàng)造條件。
啟用首日,導報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火車站外墻白色,墻體富有“曲線”,給人以流動之感,“龍巖站”三個紅色大字矗立中央。
現(xiàn)場,旅客張女士說,新站站前廣場有汽車站的免費接駁車,服務到位。而新的“龍巖站”,高端大氣,給家鄉(xiāng)日新月異的變化點贊。
旅客:分不清南北,期待進一步完善
采訪中,旅客王先生正準備進站。他說,此次啟用太倉促了,一路過來堵死了,已誤點了,只好再次買票等車,周邊的交通配套都還沒完善。
他說,半個小時前,在老火車站點被告知已停用,打摩的到新站,平日只需6塊,師傅直接10塊起叫價,有的的士也直接叫價不打表,很多人由于趕時間,都無奈認栽。
來龍巖出差、準備回福州的李先生表示,每月到龍巖出差數(shù)次,碰到啟用首日,整個人都蒙了,分不清東西南北。習慣上網(wǎng)的自己,通過地圖等網(wǎng)絡工具,也找不到新站的線路,期待相關配套進一步完善。
調(diào)查:“黑車”司機攬客,交通有點亂
昨日下午,導報記者再次來到龍巖火車站新站采訪。導報記者看到,進站廣場處,車流較大,交通有點混亂,有數(shù)名交警在現(xiàn)場指揮引導。
更讓導報記者吃驚的是,載客的摩的,也能暢通無阻地進入廣場,不但加劇了混亂的局面,而且在人流和車流中隨意穿梭,十分危險。
導報記者了解到,龍巖火車站老站廣場的出站口,“黑車”攬客是“頑疾”。昨日下午3點09分,有列車??啃抡?。導報記者看到,“黑車”司機也跟著轉移陣地,聚集新站廣場。剛出站的陳女士表示,聽到這些嘈雜的拉客聲音,十分煩躁。“新站的士少,不好打車。”她說,倒是摩的、“黑車”司機成群,亂成一鍋粥,很影響城市的形象。
提醒
“人臉識別”要帶身份證
龍巖車務段提示,新站進站口位于二樓(出發(fā)層),出站口位于一樓(到達層),進出站采用“高進低出”的模式,旅客進站統(tǒng)一安排在“到達層”東端乘電梯進入“出發(fā)層”,進站通道位于站房兩側。
龍巖車務段工作人員介紹,新站實行實名制驗證進站,配備具有人臉識別技術的實名制自助核驗閘機6臺,同時結合傳統(tǒng)人工驗證方式。因旅客臉部信息,要與身份證芯片內(nèi)的照片進行比對,所以乘車仍要攜帶身份證。
小貼士
如何到新的“龍巖火車站”
據(jù)介紹,為方便旅客出行,新站站前廣場臨時設有首末站公交車2、4、7、22、33、35、201路,25、32路公交經(jīng)停龍巖站。
與此同時,在新火車站廣場西側,還有擺渡車往返于火車站和汽車客運中心站,而臨時停車場位于羅龍路北側,配置小汽車、旅游客車、摩托車停車位,進入停車場車輛東進西出。
此外,站房左右兩側設有“出租車”“社會車輛”即停即走的送客區(qū)域、三處“共享單車”停放區(qū)。需要注意的是,送客區(qū)域限停6分鐘,共享單車只能沿人行道騎行。具體情況以龍巖市公交等部門公告為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