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2月15日訊 據(jù)閩西日報報道,過完元宵,春節(jié)算是真正結(jié)束了。可是,我市不少家庭為過年準(zhǔn)備的豐盛的年貨至今還沒有“消化”完。特別是有的家庭,春節(jié)過后,子女紛紛上班、上學(xué),只留下年邁的父母在家,剩余的年貨在短時間內(nèi)吃不完,丟了又可惜,讓人十分頭疼。
牛奶、茶葉、食用油、各種禮盒……家住蓮花家園的魏阿姨稱,自己家中的儲物室里堆積了不少年貨。“冰箱里還存放了不少面食和蔬菜等。”魏女士說,這些東西基本上是過年時親戚和朋友送的,一部分被她堆放在儲物室,另一部分不易保存的被她放進(jìn)了冰箱。“如今,這些東西都成了‘雞肋’。”“前兩天,我從冰箱里翻出一些年前親戚送的羊肉,還沒來得及吃就全部壞了,真讓人心疼。”魏女士說,現(xiàn)在,她和丈夫都已經(jīng)上班,平時中午不回家,很多吃的東西很快就會變質(zhì),雖然覺得可惜,卻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采訪中,不少市民表示都遇到了跟魏阿姨一樣的問題,看著堆積的年貨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但是,為了盡量存儲食物、減少浪費,大家還是各想各招處理家里的年貨,一些市民是抓緊吃,一些市民把東西送鄰居互相“消化”,還有些居民處理給小超市。
在蓮新社區(qū)的張先生把家中吃不完的水果送給鄰居,鄰居則禮尚往來再送一些其他東西過來,張先生認(rèn)為,這樣相互“消化”,既減少浪費,還能增進(jìn)彼此間的感情。而對于飲料酒水等這種成箱的物品,家住蓮東的杜阿姨也有自己的高招,把它們以低一點的價格轉(zhuǎn)賣給小賣部。“家里有好幾箱啤酒,還有幾箱紅茶綠茶,平時家里人都很少喝飲料,放著也是壞掉,賣給小賣部,他們賺,我們也不會浪費。”杜阿姨笑著說,每年處理給小賣部的年貨,她都還能回收幾百塊錢。
各類年貨處理小招
水果:由于水果一般保存時間較短,所以能吃的就盡量敞開吃吧,實在吃膩了,可以考慮做成各種口味的水果沙拉、水果罐頭或榨成新鮮水果汁。
千果、餅千:這類食品首先要防潮,市民可以選擇專用的“食品封口夾”,或把它們放入密封罐中。
臘腸臘肉:這些腌制食品,在天氣好的時候掛在室外晾晾延長保存時間。同時要注意不要在太陽下長時間暴曬,否則口感味道可能變化,也容易變質(zhì)。
千海味:要不時拿出來翻看有無發(fā)霉跡象,把壞的及時剔除。注意翻曬,曬干水氣,然后包好存放在冰箱里。
各種鮮肉:雞鴨鵝豬牛羊等新鮮肉類,若能在兩周左右的時間內(nèi)吃完,就可以分類包好,直接放在冰箱冷凍,但切記不要在冰箱放置太長時間,避免鮮味流失。若長時間吃不完,可以抹上鹽,然后掛在陰涼通風(fēng)的地方,風(fēng)干做成臘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