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微博)12月3日訊 據(jù)東南網(wǎng)報道,(本網(wǎng)記者 謝玉妹)近日,東南網(wǎng)記者接到爆料稱,位于泉州市豐澤區(qū)東湖街道的仁風社區(qū)有50多戶居民因集體遺失土地申請表,至今仍無土地證和房產(chǎn)證,住了幾十年的房子卻不是他們的合法房產(chǎn)。
80年代申請住房基建用地
50多份申請表不翼而飛
仁風社區(qū)位于泉州市豐澤區(qū)東湖街道,現(xiàn)有1500多戶居民,常住人口達5000多人。以前,仁風社區(qū)是一個毗鄰市區(qū)的近郊村莊,1958年稱為東海公社仁風大隊, 2002年改為東湖街道仁風社區(qū)居民委員會。
據(jù)78歲的曾大爺回憶:1986年,因住房困難,仁風大隊的50多戶居民向當?shù)卣岢鲎》炕ㄓ玫厣暾?,?jīng)同意,按照當時土地法規(guī),每戶都繳交了土地申請表和使用金。仁風大隊行政部門收取土地申請表和使用金,并統(tǒng)一辦理有關土地申請。
1989年,新房子建成,50多戶居民喬遷新居。1993年,這些居民開始向村委會詢問土地證和房產(chǎn)證的發(fā)放事宜,可就在當時,他們卻被告知,由于保管不善,這50多戶居民的土地申請表已不慎遺失。自那以后,村民們一直向上級各有關部門反映情況,至今都沒有得到落實。
有些居民不相信村委會關于“土地申請表遺失”的說辭,親自去泉州市檔案館、鯉城區(qū)檔案館和豐澤區(qū)檔案館查找材料,結果一無所獲。
物是人非村支書已換過4任
辦證難解決成歷史問題
記者了解到,現(xiàn)在除了已經(jīng)丟失的土地申請表以外,這50多戶居民手上的相關憑證,就只有當時村委會開具的土地使用金收據(jù),有些居民甚至拿到的只是一張收款白條,連紅章都沒蓋上。
蔡女士是50多戶居民中的一個,她向記者出示了當時村委會開具的土地使用金收據(jù),收據(jù)上面顯示:蔡女士家獲批100平方米的建筑面積,繳納2400多元的土地使用金,收款人周宗江(當時的村委會出納,已故)。
“我家當時是外來戶,繳交的土地使用金比較多,是36000多塊錢。”另一個戶主顏女士告訴記者。
20多年過去了,當?shù)卮逯褤Q過4任。“找現(xiàn)在的村委會負責人,他說這是前幾任村委負責人的事,跟他沒關系。”近年來,顏女士跑遍泉州市各級政府相關部門,得到的答復都是:現(xiàn)在沒有相關政策,再填報土地申請表也沒用,徹底辦不了了!可是,據(jù)顏女士透露,就在前年,其中有一戶居民通過中介途徑辦理了手續(xù),如愿以償拿到土地證和房產(chǎn)證。
“我們也請教了律師,律師給出的建議是:要么重新申請辦證,要么上訪?!鳖伵空f,“2003年,49戶居民集體到泉州市相關部門聯(lián)名提出申訴,得到的回答是:這是歷史問題!”
| 居民懷疑當中存貓膩 國土局:材料不可能輕易丟失 但是,在這期間,也有極少數(shù)居民拿到了有效證件,這讓其他至今拿不到有效證件的居民產(chǎn)生了懷疑。“有的人肯定是透過關系,使了錢才辦到的,要不然他們可以拿到證件,我們?yōu)槭裁床恍?,這其中肯定有貓膩?!痹鬆斦f,“現(xiàn)在,我們連當時村里經(jīng)手辦理的負責人都有所懷疑,估計一開始就被他們給騙了,有暗箱操作的嫌疑。” 針對此事,記者來到泉州市國土局進行采訪。一工作人員解釋說:土地申請表材料是很重要的憑據(jù),絕不會輕易丟失,而且國土局嚴格遵循相關法規(guī)做事,并不能對所有“丟失證件”的人都“網(wǎng)開一面”。 蔡女士告訴記者,當時建的都是石頭房,抗震能力差,而且時間一長,不少地方都會漏雨,安全性很差,家里人都很擔心?!翱墒牵F(xiàn)在手上又沒有相關證件,原地翻建新屋是不可能的事,再加上這些居民都是小老百姓,有些還犯有身體殘疾,經(jīng)濟條件差,在外面買商品房更是無從談起?!辈膛繉Υ吮硎竞軣o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