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國際金融系副教授陸前進認為,每年1月份都是全年信貸投放的高峰期,如何有效控制1月份信貸的投放,為后續(xù)信貸投放和貨幣政策的操作提供指導,是央行貨幣信貸調控的重要任務。而對于商業(yè)銀行而言,抱著“早投放、早得益”的心理,它們有擴大信貸的沖動,1月份信貸通常都是全年信貸投放較高的。今年我國央行采取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盡管市場流動性不會大幅度收緊,但貨幣信貸投放將更加趨穩(wěn)。如果信貸投放過度,央行將會采取法定準備金、公開市場業(yè)務等多種政策手段加大資金回籠的力度。同時監(jiān)管部門也會加強對銀行信貸的監(jiān)管。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這種“井噴”、“放量”等字眼充斥的1月份信貸投放中,中小銀行的放貸沖動仍將受到諸多的限制。“金融危機的時候,監(jiān)管層一般只考核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監(jiān)管層對銀行的存貸比等數(shù)據(jù)也加強了考核”,一位股份制銀行的行長表示,“由于中小銀行目前的存貸比都在高位,放貸還真的沖動不起來”,他認為,國有大行的存貸比比較低,放貸沖動自然就強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