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三一五,咱們來說說假畫那些事兒……
話說,假畫這個東西,和央視打假的那些還真不一樣,假畫的水太深,而最深的莫過于古畫。
古畫的雙胞胎就是照著一模一樣的臨,到了今天,兩張畫都有了時代包漿,很多著名博物館都有雙胞胎收藏,比如美國弗利爾美術館和上博撞臉的吳鎮(zhèn)《漁父圖》,大都會和臺北故宮撞臉的錢選青綠山水……


兩幅均為吳鎮(zhèn)《漁父圖》
上圖為上海博物館藏,下圖為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這些后遺癥來自于古畫的“摹”的方式,這還是低等的,光一個款上就有很多方法,比如改款,添款,挖了舊款加新款,題跋改成本款等等,反正古人挖補個把字簡單的像ps一樣,比如今小鮮肉們的摳圖電視劇畫面要自然多了。
陳巨來還講過蘇州造假高手們的事,在修復過程中把人家一百零八羅漢的長卷偷偷挖下來五六個,再拼成一張畫拿去賣錢,又有人把什么亭子人物在扇面上挪來挪去,都挺神奇的。這些事我以前的裱畫系列都寫過,可以回看→《宣紙上的Photo Shop:古畫修復挖補神功》
今天,來系統(tǒng)說一下造假這些事兒。
中國造假歷史:唐代就開始了
說起造假,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張大千。張大千仿石濤仿得極像,八大、徐渭他也仿,甚至宋元的東西他都敢造假。

(說起書畫造假就會想到張大千)

(張大千 《仿石濤山水圖》)
其實造假在中國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兒,它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往后宋元明清歷朝歷代都有。
但是古人這種“造假”能叫造假嗎?那掛在博物館里的《洛神賦圖》、《搗練圖》、《虢國夫人游春圖》豈不是都算假畫了?大家仔細去看,這些畫后面都會加一個(摹本)的字樣。
古時候不說造假,得叫“摹”。

(傳世顧愷之《洛神賦圖》為宋代摹本)

(傳世張萱《搗練圖》也是宋代摹本)

(傳世張萱《虢國夫人游春圖》還是宋代摹本)
這是因為,人家的目的不是造假,而是因為以前沒有手機、相機啊,只能通過這種方式高保真還原。相當于咱們今天拍個照。王羲之的真跡你見過嗎,沒有,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都是唐朝的摹本。這么說我們還得感謝古代的造假技術,要不是這些人,恐怕很多字畫現(xiàn)在都看不到了。
(神龍本《蘭亭集序》是唐代馮承素的摹本)
要說張大千是民國造假第一人,那米芾也可以算是他們那個時代的高手了。米芾臨摹的《王羲之十七帖》可以以假亂真。他常常借來朋友的藏畫賞玩一番,還回去的那幅十有八九就是他自己仿的假畫,因此騙了不少真跡來。

(米芾 《王羲之十七帖臨摹本》)
不過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呢!據(jù)說他有一次仿了一幅戴嵩的牛,還給畫主人的時候被發(fā)現(xiàn)了,畫主人說這個是摹的不是真跡。米芾問他怎么看出來的,畫主人說:“牛目有童子影,此則無也。”真畫里牛的眼睛里是有牧童的身影的!你這個沒有,一定是假的!米芾只好極不情愿的歸還了原畫。

(戴嵩的牛)
但是不管怎么說,人家是名家仿名家啊。只要仿的好,管他唐摹本、宋摹本,元人仿宋人還是宋人仿宋人呢,能流傳到今天的都是好東西。
到了明清,還有好事者把沒有名氣的畫家簽名挖掉,添個宋元大家的名字,再以高價賣出去,這也算是偷梁換柱造假畫的一種了。不過這種方法不適用于唐代的書畫,因為唐人書畫很少有作者簽名的,直到北宋才確有簽名。

(范寬:沒錯,就是從我開始,畫上有簽名了)
還有人被授權(quán)“造假”的,說得好聽點其實叫“代筆”。有時候畫家太忙了沒時間畫,就找個人為自己代筆一幅作為應酬之作送出去。
宋徽宗時代,北宋畫院就替皇上代筆。宋徽宗的很多傳世作品都是代筆,比如下面這幅《五色鸚鵡圖》。

(宋徽宗《五色鸚鵡圖》,畫院代筆)
明代的董其昌一個人就有十來個為他代筆的人,這些人后來還都是些赫赫有名的大家,像趙左、沈士充、李流芳、王鑒都是。文征明也有專門代筆人,比如朱朗,錢谷,還有他的兒子文彭。清初四王中的王翚則因為眼睛不好,畫中精細點景就請楊晉、虞沅代筆。

(董其昌)
這還算好的,還有些代筆是未經(jīng)原作者同意的。比如任伯年的傳世假畫,多是他的子女和門生代筆。還有馮超然,他的外甥張糓年就到處兜售他的假畫,以此牟利,實在是令人感到尷尬。

(馮超然)
齊白石晚年盛名時,被造假的情況已經(jīng)弄的非常無奈,又是特制印泥,又是打鋼印,但這些防偽手段都攔不住造假的腳步,他生氣寫詩說,一日能買三擔假!
造假手段:摹、臨、仿、造
了解了書畫造假的歷史,我們再來研究研究造假的方法(批判型研究?。。?/p>
造假畫的具體手段無非“摹”、“臨”、“仿”、“造”四種。摹就是先用一張較透明的紙蒙在原跡上,勾描出來再敷色,這種方式畫出來的大概是最接近真跡原貌的了,至少在形上是差不離的。

(顧愷之 《女史箴圖》(局部)唐摹本)
對臨就是把原作放在一邊,邊看邊照著畫。畫出來的不可避免在形貌上與原作有所偏離。

(張擇端 《清明上河圖》)

(仇英 《清明上河圖》臨本)
仿有兩種情況。一種有藍本,但是作者只取其大意,不精工細摹,大概有那么個意思就對了。另一種是沒有藍本的,作者根據(jù)某家的構(gòu)圖、筆法、設色自己創(chuàng)作出一幅畫來,雖然某家沒這么幅畫,但是這個皴法、這個設色都是有出處的。

(王時敏 仿董源山水)
造就是偽造。我也不管你畫沒畫過這個,我畫了一幅,題了你的名字那就是你的了。這種情況比較多見一些有名的但是畫跡幾乎沒有流傳的歷史人物。
比如曹操、岳飛、文天祥。你說這不是他的字畫嗎?那你見過真跡嗎,沒有,那你憑什么說我這個是假的。這種臆造出來的作品往往都是比較劣質(zhì)的。

(曹操 《袞雪》)
古舊作畫的造假往往和修復有一定的關聯(lián)。換句話說,會修復的人走歪道兒了干起造假的行當是件很容易的事……
有些書畫年代久遠,難免破損不堪,要延長畫的壽命就得想辦法進行修復呀,老的裝裱材料得換新的。于是造假者就把這些換下來的舊材料收集起來,拾掇拾掇用來做偽作的裝裱材料。

(圖為修復古書畫)
還有就是上面提到的挖款。把真畫的款挖下來放到假畫上去,在真畫上添個假的款識,這一下就得了兩幅畫了。孰真孰假,誰說了算呢。
最變態(tài)的大概是揭裱吧。字畫裝裱的時候會在原作下面有一層托紙,這樣方便以后揭下來重新裝裱。但是有的造假者把畫和托紙分離后,托紙上會留有淡色版的原畫,造假者就在這層托紙上找來舊墨加工一番,得到一幅幾乎與原作一模一樣的畫。

(畫心背后那張宣紙就是托紙,又叫“命紙”)
有人說我們在博物館里看到的古畫紙是泛黃的呀,有的都發(fā)黑了,現(xiàn)在市面上紙這么新怎么以假亂真?我只想說,你太小看中國人的造假能力了!用煙熏、茶水浸泡,哪一樣不能讓紙變黑變黃?甚至還有人用茅草屋頂滲下來的水和青杠樹的果實泡水用來做色!

(做舊)

(做舊紙張)
造假基地:扎堆兒專業(yè)造假
我們國土遼闊,造假畫也是分片兒的。什么“揚州片”、“蘇州片”、“紹興片”、“廣東貨”、“河南貨”、“江西貨”,每個地區(qū)作偽的畫還挑風格。比如蘇州地區(qū)就喜歡仿仇英一路的青綠設色山水。其他地區(qū)也多偽造當?shù)孛业漠嬜鳌?/p>
雖是地區(qū)批量造假,但造假的水平也是有高下之分,如今行里說“蘇州片”,意思就是蘇州出品的水平很差的假貨。

(仇英(款)《踐行圖》局部,系明人偽作)
在明代,蘇州造假的規(guī)模最大。吳門畫派的興盛給這個地區(qū)帶來了商機,造假者扎堆搞事情,據(jù)說山塘街專諸巷和桃花塢一帶聚集了一批民間作畫高手,專業(yè)造假,還有分工的!有人負責造假書畫,有人負責造假印章,有人專門畫山石有人專門畫樹……有些偽作流入皇宮,騙過了皇帝的眼睛,甚至還能在這些假畫上看到“某某御覽之寶”。

(“吳門畫派” 仇英《漢宮春曉圖》局部——這不是假畫?。?/p>
從造假畫的地域分布來看,“蘇州片”大概算得上元老級別了?,F(xiàn)如今在老“蘇州片”的基礎上又興起了“新蘇州片”,流出來的假畫有些真?zhèn)坞y辨,為了讓假畫看起來更真實,造假者還會模仿大家在畫上題跋。
天津的假畫作坊也多,這些作坊設備高端,流水線作業(yè),會用高薪吸引一批專業(yè)畫家和民間藝人加盟。據(jù)說一般四五天就能完成一幅作品,粗糙點的一兩天就能做出來。

(劣質(zhì)的假畫)
至于北京,琉璃廠、潘家園算是有名的交易市場,這里的贗品不僅種類齊全,價格還便宜。他們的假畫制作已經(jīng)不受時間和地域限制了——你要明清的畫我就給你明清的畫,你要宋元的畫我就給你宋元的畫,你要畢加索我也能拿出來呀。

(北京琉璃廠書畫市場)

(北京 潘家園)
而在古城西安,據(jù)說畫假畫的人比賣假畫的人還要多……“書院門”是陜西最大的書畫交易市場。在這里,造假已經(jīng)不是什么見不得人的事了,靠這個發(fā)家致富的人比比皆是。

(西安 書院門)
都說造假者是鑒定者的天敵。但是現(xiàn)在有些鑒定專家已經(jīng)顧不得什么天敵不天敵了,能讓我賺到錢你就是我的好朋友。因此一些造假團體把目標投向拍賣機構(gòu),一年雖然只做個四五幅,但是每一幅都要通過精密儀器和鑒定專家共同包裝。畫兒擺在這了,鑒定證明也有了,信不信由你。
古人造假有價值,今天造假算違法
雖然花高價買到贗品是件讓人很不爽的事,但如果你上的是張大千的鉤,好像也不是什么太丟臉的事,畢竟被他坑過的人多了去了……
不過不管怎么說,造假這個事兒還是嚴重干擾了書畫市場的。黃永玉有一篇文章里說自己有一次得了一幅畫,請何海霞給他看看有沒有可能是張大千仿的,何海霞說這個不好說啊看起來有點像。黃永玉嚇得沒敢入手,結(jié)果后來得知那幅畫是真跡的時候懊悔不已,連連說何海霞坑了他。

(張大千仿石濤山水,左側(cè)有其門生題字:“此為大千早年仿石濤所作精品。”)
不過,大千造假雖然出名,人家也是會畫畫的,好歹憑著真本事吃飯。古人臨摹也出于學習和留存后世的目的,在今天看來很是有藝術價值的。

(張大千《秋菊》)
也許有人會問,現(xiàn)在這些假畫傳到后世不也一樣能供后人學習和研究嗎。但是很多古代的假畫傳到現(xiàn)在,也給研究古代藝術家?guī)砹撕芏嗬щy,比如唐寅、董其昌假畫太多,唐寅的真面目到底啥樣,眾說紛紜。古人已經(jīng)作古,無法追究,而現(xiàn)在,仗著現(xiàn)在科技這么發(fā)達,再做造假的勾當,打著名家的名號去賣一幅原本不屬于他的作品,這就是騙子的行徑啊。
看了這篇你是不是還會覺得,誒,造假畫也沒有那么難嘛,反正現(xiàn)在不懂的人那么多,我會點書畫做個舊不就完事了。
首先,我要告訴你,造假沒有那么簡單,因為市場上還是有很多火眼金睛的鑒定者存在,此外,很不幸的告訴你,從去年開始,造假畫、賣假畫已經(jīng)違法了!要是不小心被315打假找上門了,我可概不負責!
畫 事 君 還 要 說 話
民國畫事存在的目的,是向更多的的人推廣藝術美和一種有審美的生活。
審美非常重要。
人們?nèi)粘J褂米罡叩囊粋€詞,除了好吃,好玩,大概就是好看了。
好看不好看,什么東西好看,那就是審美。
審美主導了你的日常選擇,當你有一天覺得muji很好看時,你會想回去砍死認為阿依蓮很好看時的自己。
審美主導了你的風格選擇,當喜歡明式文人風格的你遇上滿堂紅木雕花家具的江浙老板,你會打定主意不跟這人做朋友。
審美主導了你的人生選擇,你有什么樣的審美,就會去選擇各種符合你物件的審美,來過自己的一生。
然而,審美不是天生的,是需要訓練的,美也不是無限多樣的,是需要訓練的。
如何訓練自己的審美水平?有很多方法,但最基礎的是,多看好東西。
不是在手機上看兩寸長的圖片,不是在課本里看豆腐塊,而是去看原作,看印刷質(zhì)量好的復制品,和畫冊。
因此我向您推薦下面這本書。

《阿里壁畫:托林寺白殿》。320頁,170多幅壁畫,內(nèi)容非常豐富。

托林寺壁畫你可能不太了解,其實這是北宋時期的壁畫,只是,不出自漢人之手,而是出自西藏的古格王朝,這個王朝一夜之間神秘消失,留下了托林寺里這些阿里壁畫。

出品業(yè)內(nèi)巨制《宋畫全集》《元畫全集》的浙江大學出版社團隊,進入了阿里藏區(qū),將藏區(qū)壁畫的精華——托林寺壁畫用全息化高清采集的技術掃描下來——這和專業(yè)相機拍攝的像素量級是完全不一樣的。
有了高清的圖片信息后,浙江大學出版社協(xié)同浙江大學文化遺產(chǎn)研究院、浙江大學漢藏佛教藝術研究中心、浙江大學藝術系,不眠不休,傾力打造了這本書。
國際標準大八開的設計,力爭最大限度地向世人展示白殿壁畫的美輪美奐。在設計、選紙、印刷上都用了最高標準,你甚至可以從紙上看到斑駁的礦物顏料感。



因為這精美的印刷水平,他們甚至獲得了上海印刷大獎,這個獎當年才發(fā)給兩本書。
托林寺壁畫是西藏壁畫中的明珠,這個地區(qū)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交匯點,是中原地區(qū)通過甘肅、新疆境內(nèi)絲綢之路與藏區(qū)腹地及東北印度聯(lián)系的關鍵紐帶。所以這個地方的壁畫又跟敦煌壁畫不太一樣,更有異域的感覺,藝術價值、社會價值、歷史價值都很高,也非常值得研究。

浙江大學出版社特為民國畫事的粉絲提供最低折扣,
6.2 折 包 郵 出 售
長按識別二維碼,即可進入民國畫事微店購買~
【拍下直接支付,就不會產(chǎn)生找不到鏈接,重復拍下的情況了】

【如想追蹤訂單信息,關注“微店”公眾號,點擊底部我的訂單即可查看,或下載微店買家版app】








【出版信息】書名:《阿里壁畫:托林寺白殿》
語言:藏、漢、英封面:精裝布面書套:純手工
作者:西藏自治區(qū)阿里地區(qū)文化局
編著定價:980.00元
印張:80頁數(shù):320字數(shù):396千
開本:635mm*889mm 1/4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版別:2015年7月第1版
ISBN:978-7-308-1487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