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5日,“詞壇泰斗”莊奴追悼會在重慶一殯儀館舉行,現(xiàn)場數(shù)百民眾前往送別。陳超攝
中新社重慶10月15日電(記者韓璐)15日,莊奴人生告別會在重慶舉行,這位創(chuàng)作了無數(shù)名篇的詞壇泰斗走完了他95歲的人生,為世人留下《甜蜜蜜》、《又見炊煙》等傳世佳作。儀式后,莊奴先生遺體在當(dāng)?shù)鼗鸹?。?jù)家屬介紹,莊奴骨灰將暫時存放在重慶南山,之后會在重慶尋找一片山青水秀之地,讓他長眠于此。
當(dāng)日雖然下著小雨,仍有數(shù)百民眾前往告別會現(xiàn)場送別莊奴。中新社記者在現(xiàn)場了解到,前來送別的民眾中不少是特意從外地趕來,只為見莊奴最后一面。
1921年2月出生于北京的莊奴,1949年到臺灣后當(dāng)過記者、演過話劇。但尤為出名的是莊奴的音樂創(chuàng)作,作品超過3000首,與喬羽、黃霑并稱“詞壇三杰”。

10月15日,“詞壇泰斗”莊奴追悼會在重慶一殯儀館舉行,現(xiàn)場數(shù)百民眾前往送別。陳超攝
“莊老寫的《甜蜜蜜》、《小城故事》、《又見炊煙》、《踏浪》都是我非常喜歡的歌。他的歌詞里有一種文人的情懷,就是單獨抄寫出來也很美。”21歲的大學(xué)生高悅告訴中新社記者,自己是“聽著莊奴的歌長大”。為了參加送別會,高悅早上7點就從重慶大學(xué)城出發(fā),趕來見莊奴先生最后一面。
“我聽莊奴先生寫的歌好多年了,知道他過世后,想來送他最后一程。”為了參加15日的告別會,56歲的王銘軍和妻子14日晚特地從成都趕到重慶。
“我們?nèi)珖?0多個城市的歌迷也趕到重慶,送莊老最后一程。”中國鄧麗君歌友會常務(wù)會長金婷婷告訴記者,“日本、香港、臺灣鄧麗君歌友會的歌迷們因為距離太遠(yuǎn)趕不過來,也托我們送了花籃。”
“北京的王景羲,成才寓意,緣淺情深;臺灣的黃河,意氣風(fēng)發(fā),過客漂泊;歸根的莊奴,心懷感恩,花開見佛。”告別會上,莊奴獨子黃浩然向前來悼念的來賓念出了莊奴生前寫下的最后一封信。莊奴在信中感謝樂迷唱自己的歌,共同分享歡樂。在信中,莊奴特別提到自己一直牽掛的兩岸和平:“曾經(jīng)我以為大海是傷心的淚,傷心的淚是大海。千不該萬不該,不該硬把無辜的分開。有人一去永遠(yuǎn)再不回來,有的回來,親人早已不在。失落的情,分散的愛,變作了一筆討不回的死債。五百年的華夏血淚,六十年的兩岸分離,祈禱和諧的大中華,龍族子孫團圓歡樂。”
儀式結(jié)束后,前往悼念的民眾依次瞻仰莊奴遺容,并送上鮮花與莊奴告別。中新社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當(dāng)靈車緩緩駛出的那一刻,有民眾難掩悲傷,泣不成聲。
“希望老先生在天堂見到鄧麗君時,能一起唱起那首他喜歡的《又見炊煙》。”當(dāng)靈車經(jīng)過身旁時,42歲的汪霞紅著眼眶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