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伊斯蘭國”簡論》作者:[英]查爾斯·利斯特 譯者:姜奕輝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出版日期:2016年1月
“伊斯蘭國”為什么會蠱惑如此之多的人員加入,并甘愿服從其荒謬嚴酷的統(tǒng)治?你能想象嗎?“伊斯蘭國”不僅是個恐怖組織,還是個福利國家,人家還有消費者權益保護辦公室,這可不是尸位素餐那種……
“伊斯蘭國”要比很多國家和地區(qū)的政府,更善于經營社交媒體,視頻制作水平更高,人家不玩“懸浮照”……一手拿槍,一手玩智能手機,這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窮兇極惡但愚蠢不堪的恐怖分子形象。
對于很多人來說,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al Shams,縮寫:ISIS)在中東的崛起,是一個難解的謎。該組織從哪里來,由哪些人組成,除了殺人越貨,究竟要干什么?該組織為何能扛得住美國、歐盟、俄羅斯等國的聯(lián)手打擊?為何頻頻挑戰(zhàn)世界上的主流國家?誰是“伊斯蘭國”的“金主”,使其可以長期維系恐怖暴力行動?
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還包括,“伊斯蘭國”與伊拉克政府、敘利亞政府以及敘利亞反對派有著怎樣的關系?為何美國和歐盟等很多國家在涉及到敘利亞政府問題上,會實質性的減弱對“伊斯蘭國”的打擊力度,并以敘利亞政府更迭與否為條件,決定未來對“伊斯蘭國”的處置打擊?為什么關于“伊斯蘭國”崛起的原因解釋上,美歐等國家會與俄羅斯、中國得出差異極大的回答?
中信出版集團近日引進出版了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多哈研究中心訪問學者查爾斯•利斯特所著的《“伊斯蘭國”簡論》一書。這本書較好的介紹了“伊斯蘭國”的由來,解析了這個恐怖組織與基地組織的淵源與分別,探究了“伊斯蘭國”有別于其他恐怖組織而具有更強戰(zhàn)斗力、資源配置能力和宣傳傳播能力的奧秘,由此提出了弱化“伊斯蘭國”影響力和破壞力的建議。
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在寫作這本書時(英文版出版于2015年年初),“伊斯蘭國”盡管已經犯下了反人類的血腥罪行,但與之前的基地組織區(qū)別還不夠明顯,這也使得作者一定程度上低估了“伊斯蘭國”領導層的殘暴,高估了伊拉克和敘利亞走向和平穩(wěn)定的內外力量對比,并以此為由堅持美歐強調的以敘利亞現行政府倒臺為前提,換取對“伊斯蘭國”徹底打擊的觀點。2015年,“伊斯蘭國”制造了巴黎連環(huán)恐怖襲擊,犯下了更多針對敘利亞、伊拉克及其他國家平民的殘殺,有恃無恐的宣稱要在全球范圍內開展“圣戰(zhàn)”,這實際上已然宣告美歐主導的有限打擊和遏制,對于肆虐的“伊斯蘭國”并沒有實質性影響。
全書最大的看點在于,解析了“伊斯蘭國”的更強能力奧秘。簡單來說,也就是這個恐怖組織,并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恐怖組織,更是有著精密的組織體系,建立起一套接近于民族國家的官僚系統(tǒng)。
——在軍事上,“伊斯蘭國”采用規(guī)范的軍事訓練體系,聘用伊拉克戰(zhàn)爭之后失業(yè)的原薩達姆政權的將校,提高了軍事行動和情報經營的水平;
——在政治上,該組織善于操控教派沖突,竭力在中東范圍內擴大實際影響,并經常性部署恐怖襲擊,制造部分區(qū)域的權力真空,再趁虛而入。該組織利用敘利亞政府、伊拉克政府及敘利亞反對派武裝的矛盾,分別給予打擊;
——在經濟和后勤上,“伊斯蘭國”通過石油走私,以及農業(yè)、棉花、水電開發(fā)等產業(yè)牟取收益,還設立了類似于海關的關卡收取過關費用(對此,查爾斯•利斯特評價指出,這使得“伊斯蘭國”具備了獨立的財政能力,免于傳統(tǒng)的經濟反恐措施)。此外,“伊斯蘭國”還向其控制區(qū)內的企業(yè)收取保護費。
——在社會事務領域,“伊斯蘭國”推行中東大部分國家尚未能較好提供的民生保障,比如水電氣等公共產品被要求平價供給,降低面包售價,推行免費醫(yī)療,甚至開設免費的公共交通運營,設立郵政服務,為兒童提供醫(yī)療保健和預防接種,甚至還為創(chuàng)業(yè)者提供貸款,成立了保護消費者權益辦公室,商家出售偽劣產品將被取締。再加上“伊斯蘭國”高度強化、具有很高專業(yè)性的宗教教育和宣教,這些對于中東地區(qū)的民眾非常具有吸引力,在該組織與敘利亞、伊拉克、土耳其等國控制區(qū)的交錯地帶,平民甚至更傾向于信賴“伊斯蘭國”。某種意義上,“伊斯蘭國”推行的嚴刑峻法,和社會服務方面的優(yōu)厚待遇,相結合呈現出病態(tài)化的吸引力。
——在新聞和輿論傳播領域,“伊斯蘭國”體現出強于中東各國的傳播能力,非常嫻熟的操控社交媒體,精心制作各類易掀起“病毒式傳播”的視頻,一方面向世界傳遞恐怖襲擊的威脅信息,另一方面則向潛在受眾發(fā)布“伊斯蘭教國家”美好生活構想的信息,不斷擴大加入該組織的人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