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奮斗》,[挪威]卡爾·奧韋·克瑙斯高著,林后譯,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68.00元
死亡就是必須去直面父親的黑暗過往,和父親達成和解??髓垢哌x擇了用寫作緊緊握住意義。“我寫出了一本給我父親的書。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事實如此。這本書就是為他寫的。我第一次明白了我寫作,確實是為著什么的。”
“今天,爸爸死了。我努力去想它意味著什么,可更惱怒的是茶壺里的水還沒有開。”
當(dāng)卡爾·奧韋·克瑙斯高接到哥哥的電話時,他這樣告訴自己。不情不愿地,為了籌備葬禮,他踏上了返鄉(xiāng)之途。這一段旅程,暗暗地拉開了他追索意義的帷幕。
父親將自己交付給無意義的墮落,因此克瑙斯高要用文字與無意義纏斗,實錄下生活中最瑣屑的細節(jié),不加文采添飾。每一個生活細節(jié)的記錄和重現(xiàn),就是用語言強攥住意義的努力??髓垢吣慷酶赣H的自毀并竭力避免重蹈覆轍,生活是一個太復(fù)雜的謎題,需要在語言中整理出它的答案。這答案,就是克瑙斯高書寫的3600萬字、六卷本的《我的奮斗》?!段业膴^斗》也是每個人的奮斗,關(guān)乎生命、死亡、愛情、工作、夢想等每個人最平凡又最難解的主題。第一卷名為《父親的葬禮》,標示出“死亡”這個黑色的、大寫的名字,因為他要用一整本書理解父親之死這個沉重的命題。
《我的奮斗》開篇即是死亡的沉重足音,克瑙斯高訴說著對死亡的理解,生命總會走到盡頭,他的語調(diào)理性但不冷漠,而是充滿飽和度的黑與白,似乎已經(jīng)在生死之關(guān)歷練過,這些理解,要讀到最后才能接續(xù)。父親的生活昭示出克瑙斯高的未來。他步入中年,逐漸意識到生活是一場戰(zhàn)爭,不是那種史詩般的戰(zhàn)爭,卻是無法對抗的戰(zhàn)爭。沒有觀眾贊賞這位英雄,無意義感暴風(fēng)雨般涌來,積聚在他的生活里,他疲于應(yīng)付,尤其在他與孩子的關(guān)系之中。當(dāng)他們吵鬧、哭喊,還有什么能夠拯救瀕臨崩解的自己?“我真希望能說自己的行為舉止是明智的、有分寸的,但很遺憾我不是這樣的人”。意義并非不存在,但當(dāng)它們在文字中向它招手時,生活卻為他筑起了一道障壁。
死亡的身影初現(xiàn)于他八歲那年。當(dāng)三十九歲的他開始回憶時,已經(jīng)比當(dāng)時的父親大了七歲??髓垢呖吹诫娨暜嬅嬷械膱蟮溃劳鲆砸环N略顯詭異的方式向他呈現(xiàn)出一閃即逝的面容。克瑙斯高的父親在此出現(xiàn),和所有的父親一樣,面對兒子,他具有經(jīng)驗和能力,是引導(dǎo)者,與兒子若不是親密,也是可堪信賴的對象。年輕的父親支撐起家庭,為他撐起了生活的穹頂,少年的克瑙斯高來到新學(xué)校,滿心關(guān)注的是如何融入集體,和心愛的女孩表白,以及跨年夜的聯(lián)歡,藏起啤酒的小心思。當(dāng)父親說出“我要和你的母親離婚”,克瑙斯高的心正被新鮮感充溢,還來不及去想其間的意義。只有當(dāng)他來到父親的聚會,發(fā)現(xiàn)他居然不認識任何人,對父親過往的陌生感使他感覺荒謬。
生活的光度在此刻變得扭曲,穹頂開始出現(xiàn)裂紋,雖然分手依然友好,但克瑙斯高發(fā)現(xiàn)父親和他的親戚、朋友是那么陌生。第一部戛然而止在克瑙斯高的不解之中。在父親的離婚里,克瑙斯高看到了無意義的滲透。父親的離婚讓婚姻戛然死亡,沒有原因,只有空洞的一響。
在第一部第二卷里,小說家克瑙斯高成為尋找意義的職人,生活已經(jīng)穩(wěn)定,小說正在進行,孩子即將出生,克瑙斯高可以望著窗外思考瞬息與永恒的關(guān)系,可以在藝術(shù)中解讀成為人生價值的密碼,因為這就是他賴以生存的必須,也是他成為小說家的憑證。他熟練地解讀藝術(shù)、生命和死亡,因為他已經(jīng)看過了這些。
自從父親離婚,又過去十幾年,父親被他埋在記憶里。“他龐大的身軀像只桶,雖然皮膚依舊是棕色的,但它黯淡、委頓,就像上面罩上了一層失去了光澤的膜,加上胡須和頭發(fā)還有懶散邋遢的衣衫,他看上去就像是一個野人在那里四處搜尋酒喝”。
直到有一天,克瑙斯高接到哥哥的電話,告訴他父親死了。他極力想為父親的死亡尋找意義,卻發(fā)現(xiàn)更關(guān)心茶壺的水開了沒有。面對父親的死,他墜入了巨大的失語和空白,父親的身形整個被急躁地撕裂,邊角粗糙,粗暴地展現(xiàn)在那里。沒有原因,已經(jīng)是死亡的沉寂。父親不在了,“不在”就是永遠不在,沒有解釋。意識處于失語的瘋癲,只有獨唱的理性殘存??傄獞?yīng)付這件事才行。
“死亡”是什么意思?
死亡就是必須去直面父親的黑暗過往,和父親達成和解??髓垢咴诩磳⑦~進三十歲時見到了父親的尸體,“想著這是第一次我可以毫無困難地審視這張臉,幾乎令人無法忍受。感覺像是我在猥褻他。同時又感覺到我是如此饑餓,有某種貪得無厭的需求”??髓垢叩幕丶?,就是對父親死亡這一事件意義的尋找之途。父親的生活是一個謎題,死亡的幕布揭開,逼迫克瑙斯高用雙手去清潔這個黑色名字的污垢。克瑙斯高和哥哥英韋驅(qū)車回到祖母家,祖母已經(jīng)被父親折騰得老態(tài)龍鐘,無法自理的父親談何照料自己的母親。他用了三百多頁書寫如何和哥哥一遍遍清潔祖母的房間,找到舊日的物品,引起往昔的記憶。在清潔中,克瑙斯高的記憶漸漸變得清晰,遙遠和陌生的父親,被酗酒墮落埋葬的父親,曾經(jīng)的溫情從符號成為清晰的顯影。想到它們不再,克瑙斯高的心揪緊了。和哥哥的勞動,也讓克瑙斯高重拾與哥哥在一起的日子。
在整理清潔中,克瑙斯高讓自己與父親的過去一次次相遇,和第一次在殯儀館厭惡地看到父親不同,再次看到父親,克瑙斯高的心中已經(jīng)原諒了他的離開和墮落。這終歸是值得同情的選擇啊,父親無法把握自己,克瑙斯高也許是他的復(fù)制,也許不是,但父親用他的生命教會他生活,這生活的暗礁溝壑,就在于無意義感可能隨時會讓生活覆滅。
克瑙斯高選擇了用寫作緊緊握住意義。“我寫出了一本給我父親的書。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事實如此。這本書就是為他寫的。我第一次明白了我寫作,確實是為著什么的”。
克瑙斯高在《我的奮斗》里完全實名寫作,但是在博得大名的同時也讓自己成為交換靈魂的浮士德,對親人隱私的暴露掀起軒然大波,讓他深感痛悔。當(dāng)虛構(gòu)侵入現(xiàn)實,尤其是尚在世的人時,克瑙斯高的書寫就成為放肆的侵犯。虛構(gòu)的道德應(yīng)該被思考,但不可否認的是,克瑙斯高的誠實坦白讓這部小說很好看。
《我的奮斗》的寫作是純白色風(fēng)格,流水樣實錄下去,沒有什么修飾和花招。這樣又長又啰嗦的小說,居然釀成了暢銷,并不偶然。因為在閱讀中,讀者不經(jīng)意就會被克瑙斯高的敘事節(jié)奏吸引,好像游走在他的意識中??髓垢叩膶懛酆狭藰O簡主義(雖然他不喜歡這個標簽)和普魯斯特對意義的提煉(他確實閱讀過普魯斯特),在平質(zhì)化的敘事里,隨時插入一段抽象的思考,普魯斯特對自己的作品充滿信心,決定要付出生命的余力建造這座城堡,他認為藝術(shù)可以賦予生活意義,讓平庸的生活借助藝術(shù)的鍍煉獲得價值,讓生活產(chǎn)生一種超越時間和空間的共存感,克瑙斯高在這點上和普魯斯特有相通之處,只不過相比普魯斯特在意義上為生活樂觀地建筑紀念碑,克瑙斯高更像是在無意義的廢墟中搶救生活的殘骸。這工具就是文字。我們太容易忘記一切經(jīng)驗,需要文字將它們記錄下來。文字不僅僅是記錄的工具,還是保存意義的唯一途徑,這種意義的堅固,就是文字的解釋力量。
這或許是北歐作家的共同底色。他們沉入漫長的冬日黑暗,描寫孤獨、沮喪、幻滅、絕望,認為世界不會更好,人們不會獲得理解,但是并不放棄尋找意義,在黑暗中大笑。
再次看到父親的尸體時,克瑙斯高已經(jīng)把死亡這個黑色的名字徹底清潔,與它達成了和解。“這一次我有思想準備,知道是怎么樣的一個場面等待著我,因為人只是在所有其他形態(tài)當(dāng)中的一種形態(tài)”。死亡是生命的一個部分,它是不可避免同時很重要的部分,死亡讓一個人成為“物體”,當(dāng)心臟不再跳動時,它就歸屬為死亡,這理解,在小說的開頭被解釋完成,形成了無始無終的環(huán)形結(jié)構(gòu),仿佛《追憶似水年華》的結(jié)尾與開頭??髓垢呃斫饬烁赣H的死亡,便重新拾起對父親的理解“我第一次明白了我寫作,確實是為著什么的,不僅僅是為了我將會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或者是裝著要成為什么樣的人”,這理解在小說的開頭延續(xù)。當(dāng)他清潔了死亡的黑色名字,便也清潔了對父親記憶的污垢,讓父親在死亡中安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