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慶富
近期,將打烊前尚未售出的面包甜品、飲料咖啡、便利熟食等食物以盲盒形式出售、價格低廉的“剩菜盲盒”在部分城市年輕人中流行起來。(12月14日《工人日報》)
“剩菜盲盒”打著“反浪費”的名頭出道,契合環(huán)保理念。不過,由于盲盒里的食物臨期,并且不排除有的食物在消費者領(lǐng)取、食用時已經(jīng)過期,存在一定安全隱患。
反對食物浪費固然沒有錯,但食物畢竟是有價的,消費者的健康乃至生命卻是無價的。如果消費者食用了盲盒里的食物導致身體不適就醫(yī),不僅要花費不少錢財看病,身心還遭罪,顯然得不償失。此外,因為消費者并不知道盲盒里的食物是否滿足自己的喜好,倘若領(lǐng)回的食物不合胃口,處置的方式大概率是當垃圾丟棄,這與“反浪費”初衷背道而馳。
如今,反對食物浪費已是社會共識,但“剩菜盲盒”不是避免食物浪費的恰當打開方式,不應“盲目”生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