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畫:王成喜
□賀成
提到沉迷網絡,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都是青少年,然而近年“網癮群體”出現了“老齡化”趨勢,“銀發(fā)低頭族”在增多。過度依賴社交媒體和網絡群組,刷手機晝夜顛倒、茶飯不思,成為一些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狀態(tài)。(11月1日《人民日報海外版》)
這一趨勢必須正視。網癮群體“老齡化”的危害,一點不亞于“低齡化”。老年人身體本來就需要休養(yǎng),一旦沉溺上網缺乏休息,注定會傷害身體;其次一些網絡平臺存在陷阱,坑老現象防不勝防。
現在很多年輕人忙于工作忙于應酬,部分老年人成了空巢老人。如果他們缺乏親人交流,也就更容易在虛擬世界尋求慰藉。老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作為老人的子女,一定要在這一趨勢中,意識到自身責任的缺失,從而忙里偷閑,放棄一些不必要的娛樂、社交、應酬,多給老人一些陪伴。
正視這一趨勢,也需要相關部門重視。老年人上網問題不應被簡單歸咎于老人自身,更不能因噎廢食、否認老年人接觸網絡新事物的意義。相反,應該意識到,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有助于突破傳統(tǒng)空間限制,為實現積極老齡化、提升老年人福祉創(chuàng)造新的機遇和平臺。進而言之,當60歲以上網民在中國10.11億網民規(guī)占比達12.2%、約1.23億人時,政府部門要意識到責任更加重大,從而不斷加大治理力度,打造出適老化網絡生態(tài)。
同樣,當這一趨勢引發(fā)關注,老年人本身更要加以重視,清晰意識到有“度”觸網能保持精神活力,而無“度”觸網則會損耗精氣神,直接受傷害的是自己的身心。從而,本著對自己身體負責的態(tài)度,適當拓寬或者豐富線下生活,在克制中把握好“線上時間”,保持警惕避免陷入“信息繭房”,切實地在共享科技成果中安享幸福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