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海燕
“鍋放著我來洗。”12時剛過,林梓晨一路小跑進位于思明區(qū)濱海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愛心食堂。他放下書包,換上圍裙,從媽媽手里搶過鍋碗,埋頭刷起來。
林梓晨是一名初二學(xué)生,從小學(xué)六年級開始,他就跟著媽媽在愛心食堂為社區(qū)老人用餐提供志愿服務(wù)。(6月5日人民網(wǎng))
現(xiàn)在的孩子,能搶著刷碗的并不太多,尤其還是志愿服務(wù),因此這勤快的小暖男讓人看著不勝歡喜!
孩子需要陪伴和呵護,可呵護并不等于侍候。父母能照顧一時,卻照顧不了一世,未來更多的路,需要孩子獨自去走。因此最好的呵護,是讓他們在合適的環(huán)境中好好成長。
再說陪伴。陪伴的方式有N種,比如陪著孩子外出旅游,陪著孩子做作業(yè)等,這些當然有其積極意義。但親子公益的格局更大,更能鍛煉孩子多方面的品質(zhì),讓孩子更有愛心,更愛勞動。此外,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在奉獻的過程中,小暖男也能體會到大家對自己的喜愛,感受到自己的價值,他會變得更陽光,更快樂。
時至六月,暑假的腳步近了,如何讓孩子過一個有意義的暑假,是擺在許多家長面前的現(xiàn)實問題。筆者以為,親子公益是個不錯的選擇,既實現(xiàn)了陪伴,同時還能幫助他人,家長與孩子共同進步,共同成長,不亦樂于?當然,家長的時間可能并不是那么多,不過引導(dǎo)孩子加入一些適合孩子參與的愛心組織,或者讓孩子在家門口奉獻愛心,這都是切實可行的。如果說陪伴是最好的禮物,那么,親子公益更是送給孩子一份厚重的禮物,讓孩子快樂自信,一生受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