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畫:陶小莫
點外賣時,想領一張外賣券,發(fā)現(xiàn)完成借款才可領?。淮蜍嚂r,想領張優(yōu)惠券,結果需要授信貸款;想在文檔里碼點字,不小心點進了借錢頁面……現(xiàn)在幾乎打開手機上任意一個App,基本都能看到借款入口,App都想借錢給你,“原來宇宙的盡頭是鐵嶺,互聯(lián)網的盡頭是借貸。”(4月26日《新民晚報》)
□付彪
P2P網貸機構高峰時段多達5000家,但在金融監(jiān)管強化的形勢下,在營P2P網貸機構已全部停業(yè)。這讓許多擁有金融牌照的App看到商機,試圖接手前者留下的市場;而沒有金融牌照或不想組建金融團隊的,也紛紛參與導流。
于是各種App放貸充斥手機屏幕,“只需身份認證,極速審核”“放款快,3分鐘到賬”“最高可借20萬”“1千元1天最低只需0.2元”……一些操作手法與此前P2P網貸亂象恍然相似。
另一方面,2020年以來部分銀行信用卡、消費貸不良率已顯現(xiàn)上升苗頭。這對監(jiān)管者、App運營商和App用戶,都是一種警示。
新一輪的狂熱似乎正在浮出水面,對App運營商來說,要增強法律與誠信意識,不能為了商業(yè)利益而過度營銷,做一些不當?shù)恼T導;而用戶更要提高警惕,理性消費、理性借貸,切莫在誘惑面前任性地放飛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