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國鵬
道路交通安全設施,千萬別亂動。廈門有一家施工單位私自把斑馬線三根警示柱改為活動警示柱,被罰款5萬元!2018年上半年,警方接到交通護欄損壞報警共438次,標線修補缺損交通標線達5920.75平方米。 (7月24日《海峽導報》)
交通安全設施不只是維持著交通出行秩序,也是出行安全的保障,就這么隨意地破壞,某些人的膽子確實夠大。更令我們無語的是,并不是真有什么不得已的理由,施工者只是“為施工車輛調(diào)頭方便”就私改警示柱,而理發(fā)店“為引人流量”就私拆隔離護欄,這得有多任性才能做出這種荒唐事兒來?
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破壞交通安全設施的竟然還大有人在,“2018年上半年,警方接到交通護欄損壞報警共438次”,更直觀地說,也就是平均每天兩三起,在這樣的數(shù)據(jù)面前,人們的驚訝很容易轉化為憤怒。
破壞交通安全設施,人為地制造安全隱患,管理部門不能忍,市民也不能忍。所以,必須讓某些人都為自己的行為付出沉重的代價。
現(xiàn)實中,任性的人的確不少,任性的行為即便在文明的廈門依然不時可見。明知道是公共綠地,卻侵占為私人用地;明知道是公共道路,非要占道經(jīng)營;明知道會影響居民休息,依然吵吵鬧鬧營業(yè)到凌晨……類似的問題著實不少,市民沒少吐槽,媒體沒少曝光,但總是摁倒葫蘆浮起瓢,諸多任性輪番來襲。
希望管理能展現(xiàn)應有的力度,該管的要嚴管,該打板子的要狠狠地打。同時,相比起管理的發(fā)力,更重要的是,市民要學會把警戒的紅線加粗,別讓自己成為“任性”中的一員。城市如此美好,別因一己私欲而破壞了那份美麗和安寧,這是提醒,也應是我們對彼此的承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