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海燕
“廈門房價租金比全國最高,達到了驚人的1100倍,是當之無愧的‘泡沫之王’。”日前,社科院發(fā)布的《中國房地產(chǎn)發(fā)展報告2018》引起了不少市民和業(yè)者的關(guān)注。果真如此嗎?日前,廈門多位房地產(chǎn)業(yè)者表示,廈門房價確實存在一定泡沫,但房價租金比1100倍的數(shù)據(jù)有失偏頗,“泡沫之王”更不敢當! (5月19日《海峽導報》)
作為正在崛起的準一線城市,廈門并不是沒有當過“王”,但是,房價“泡沫之王”,宜居廈門確實是不敢當也不想當!
從記者調(diào)查來看,廈門房價租金比多在850—930倍之間,并未達到所稱的1100倍。社科院的這個報告本身好像也存在一些泡沫,未必是絕對的權(quán)威。對于這個硬塞上來的“王冠”,廈門不認同也不答應(yīng)。然而,從另一個層面來看,都被冠上“泡沫之王”了,是否也意味著廈門的房價泡沫確實不小?
風景秀,人文美,廈門的好不勝枚舉,廣受青睞是必然的,不管是當下還是在將來,這注定是一片熱土。然而,快速前行的城市,也要等等她的市民,特別是要等等那些較困難的市民,等等那些來廈門拼搏的各類人才,切莫讓他們的居住過于不易。當然,這方面廈門一直在努力,比如每年推出的廉租房等。只是,土地是不可再生資源,開發(fā)一寸就少一寸,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資源中最大程度地讓利于民,這是異常艱巨的任務(wù)。
此外,為了避免炒房,嚴格落實“房子住人”的屬性,廈門與全國各地一樣推出了限購令,給房屋交易設(shè)置相應(yīng)的條條框框,這對于炒房的確能起到一些遏制作用。但限購令是否真的封死了炒房的大門?這也需要我們加以審視。
房價泡沫,終歸是能擠一點就好一點。“泡沫之王”的名頭確實夸張了,但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我們要當作是一次提醒,更好地擠出泡抹,避免泡抹給市民帶來的不利影響,許廣大市民一個宜居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