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華毅
夕陽下的地鐵跨海而來,蒙上了一層薄薄的暖色調(diào),就像我們這座城市,有速度,也不失溫度。
火紅的七月,美麗的鼓浪嶼王者歸來,申遺成功;而8月5日地鐵1號線“起跑”,開始從早到晚進行“跑圖”(地鐵運行的實戰(zhàn)演習(xí)),廈門歷史上全新的交通方式款款而來;再加上九月將舉行的“廈門會晤”,越來越多人認識到,廈門加速發(fā)展再上臺階的時代,可能真的就在眼前。
廈門是一座愛美的城市,發(fā)展的每一個步伐,都有無數(shù)人在掛念著要留住我們現(xiàn)有的,或者過去的美麗。在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這樣的情懷彌足珍貴。
我們熱愛的美包含著生命和希望,就像前不久在全國少兒舞蹈展演上,思明區(qū)青少年宮小飛鷺藝術(shù)團那些曼妙起舞、唯美動人的金色鳳凰;也經(jīng)常凝聚著感恩和緬懷,比如8月3日,在植物園百花廳,“莫蘭蒂”臺風吹殘的枯枝在藝術(shù)的創(chuàng)作中獲得“美麗重生”。
和兩種美的并存一樣,處在人世間,這當然也是個光鮮與沉重并存的城市。而廈門在光鮮的同時,并沒有忘記或者回避那些沉重的話題。一家人住了16年鐵皮屋培養(yǎng)出來的高分學(xué)子;父親車禍雙腿落下病根、母親患有腫瘤、奶奶中風,一次次不幸中咬牙堅持的貧困姐妹;還有患上尿毒癥,家庭困難孩子幼小,幾次輕生被妻子拉回的中年保安……
這一切,媒體和市民一起直面,責任和愛心共同發(fā)力,事實說明,這個到處是鋼筋水泥的城市里,我們并沒有因為鋼筋而冰冷我們?nèi)诵缘臏囟?,沒有因水泥而凝固我們一腔的熱血。
前幾年,曾有人借用非洲的諺語,呼喚動車慢一點,社會慢一點,希望等等我們的百姓,等等我們的靈魂。但是在實踐中,這兩者未必就是矛盾的,就像前面提到的,在時代轟轟向前中,我們也可以同時保有人性的體溫,守住內(nèi)心的靈魂,共同扛起各種各樣的生活艱辛。
敢于飛舞,但不回避沉重;要速度,也要溫度。而對民生的擔當,對靈魂的珍惜,將讓廈門的發(fā)展插上雙翅,更美翱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