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國鵬
場景一:年輕男子騎一部自行車,一手打著雨傘。進入騎樓后,收起雨傘順勢甩了幾下,甩出的雨水在不經(jīng)意間濺到一旁約50歲的中年婦女身上。年輕男子一臉的不好意思,連忙道歉,中年婦女微笑著搖搖頭示意沒關(guān)系。
場景二:年輕男子騎一部自行車,一手打著雨傘。進入騎樓后,收起雨傘順勢甩了幾下,甩出的雨水在不經(jīng)意間濺到一旁約50歲的中年婦女身上。據(jù)說中年婦女很生氣,用閩南語大聲說了幾句,年輕人用普通話“回敬”幾句,雙方由此產(chǎn)生口角。一怒之下年輕人揮拳正中中年婦女臉上,中年婦女的老公看到妻子被打,立即跑上前,雙方便扭打成一團。圍觀群眾立馬撥打110和120,民警到場后,將激動的雙方都帶到派出所。
相同的劇情背景,因為雙方的表現(xiàn)不同而讓最終結(jié)果大相徑庭。第一幕上演的是“雨中情”,讓人看了之后暖暖的,連心中被暴雨帶來的煩躁都減輕了不少;第二幕上演的是“雨中怒”,讓觀眾本就煩躁的心情直接從黃燈變成了紅燈,外加還得拉著警報。
相信所有市民觀眾都希望看到第一幕,但很遺憾,第二幕才是6月3日下午3點半發(fā)生在中山路靠近新華路一側(cè)的現(xiàn)實,這正是《海峽導(dǎo)報》6月4日04版的報道。
身在派出所,相信清醒下來的他們都會覺得不值。大家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日常過日子和人打交道,磕磕碰碰蹬鞋踩襪子等雞毛蒜皮的小事兒多了,退一步才能海闊天空,如果什么事都較真,任何時候都像炮仗一樣一點就炸,咱有多大的精力和成本去這樣折騰自己?
廈門的雨季還長,但我們希望“雨中怒”就此劇終。真碰到啥事,也能以“雨中情”來結(jié)束。而日子比廈門的雨季還要長,生活中我們也會有成為主角的時候,關(guān)鍵時刻要記得該怎么做,是“情”是“怒”可都在一念之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