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子
最近,廈門有兩場活動,都跟“輪椅”有關(guān)。這兩場活動,參與人士都激動落淚,即使作為旁觀者,也是眼眶濕潤,為自己生活的這座城市深感自豪。
一場是輪椅上的旅行。在公益組織的籌備下,一批特殊的客人來到廈門旅行。他們都是殘疾人士,都是坐著輪椅而來。在廈門,他們受到了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和照顧。更令人感動的是,這種熱情并不是為組織者專有,而是在這個城市的各個角落。
一位參加旅游的“輪友”在離開廈門時,對廈門依依不舍,發(fā)自內(nèi)心地寫下了眷戀的文字:“這里的人們好友善,在沒有紅綠燈的斑馬線上,廈門汽車會避讓行人,路上遇到困難,更是有人會適時伸出援手。有時我只是想停下來看看景色,路人們都會關(guān)切地問我是否需要幫助。”
他還說,“經(jīng)歷了這么多人生風(fēng)雨后,我早已是一個笑點低、淚點高的人,在廈門這短短幾天,我為他們對我們無微不至的照顧,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幫助,幾度落淚……我總說,愿這世界的每個人都被溫柔以待!在廈門我看到了!”對于這位殘障人士對廈門的贊揚,真是讓我們受寵若驚,也讓我們倍感自豪。
另一場是在廈門舉行的輪椅上的婚禮。一位不幸者在少年時遭遇不幸,高位截癱。但他有幸來到廈門治療康復(fù),并與接待他的女孩碰出愛的火花,兩人終于走進婚姻殿堂。
故事本身足夠傳奇性,而其中,愛的傳遞更讓人感慨。男主角在治療過程中,完成了從病患到公益者角色的轉(zhuǎn)變,從“被幫助”到“幫助他人”?;槎Y現(xiàn)場,他輔導(dǎo)的特殊孩子,作為小花童,顫巍巍走進禮堂的那一刻,讓人淚崩。而現(xiàn)場無數(shù)的孩子,坐著輪椅,在家長的陪伴下,來參加這樣一場婚禮,更是凸顯了愛的傳遞。
兩場輪椅活動,讓大家的眼淚在飛,也展示了廈門的愛、溫情與魅力。廈門,讓人驕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