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玉龍
日前,湖北省武漢市2016年“十個突出問題”承諾整改追蹤報道第三場播出,聚焦精準扶貧工作有待提升問題。節(jié)目反映,在黃陂區(qū)蔡店街趙店村朱邵煜夫婦心目中,精準扶貧給他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照了一次相。扶貧干部說,拍個照就能證明來過了。拍完照后,他們就走了。(11月20日澎湃新聞網(wǎng))
精準扶貧,貴在真,唯有扶真貧、真扶貧,才能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反之扶假貧、假扶貧不僅會導(dǎo)致扶貧資金打了水漂,更是對扶貧政策的褻瀆。當“假”字在扶貧領(lǐng)域露頭,我們決不能掉以輕心。
當“假冒偽劣”出現(xiàn)時,就需要打假,就需要“打假人”隊伍來應(yīng)對。這支隊伍該咋調(diào)配,筆者以為需要“三方”合力。一靠媒體,二靠紀委,三則靠群眾。只有切實打假,才能防止扶貧政策在某些地方淪為笑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