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沛
最近,廈門警察頻繁開展專項整治行動。面對警察,一些被查者使出了跑、哭、鬧、暈、砸等“五大招”,不過最后招招被破,還是沒躲過處罰。(8月25日《海峽導(dǎo)報》)
心里、眼里沒有交通的法律法規(guī),或者對相關(guān)法律法規(guī)沒有正確的認識,才會在駕駛中將之當(dāng)耳邊風(fēng),這已經(jīng)可悲而危險。
一旦被交警逮住,又是費盡心機,放出跑、哭、鬧、暈、砸等“五招”,試圖用這些招數(shù)來逃避懲罰,這就更加可悲和危險。這充分說明,這些人必須要惡補交通的法律法規(guī),將其根植到心底,變成一種自覺行動。不然,即便逃過了交警的處罰,也不值得慶幸,而是讓人替他們捏一把汗。
這些人實在有必要冷靜想一下:是嚴守交通規(guī)則的底線,確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好一些,還是被逮住之后再丑態(tài)百出,卻又枉費心機好一些?
在筆者看來,事后放“五招”遠不如事前事中守“一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