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海燕
“去鼓浪嶼嗎?我們有票,馬上就走。”一聽黃牛的說辭,本來買不到票的游客,也就跟著走了。實際上,他們是將游客誘騙至海滄區(qū)嵩嶼碼頭乘船,從中賺取票面差價,擾亂碼頭旅游秩序。
近期,思明和湖里警方重拳出擊,嚴厲打擊“黃牛”、野導亂象。(8月16日《海峽導報》)
警方重拳出擊,有黃牛被拘留了,讓人拍手稱快。
但影視劇中一些為非作歹者被控制后,常常會叫囂“再過N年,老子還是一條好漢”,就像灰太狼,每次灰溜溜溜走前,都會拋下一句“我一定會回來的”!那么,被打擊被拘留的黃牛,會不會一樣在心底吶喊——我一定會回來的?
完全可能!
此次整治中,有的就是“老黃牛”。安徽人宋某軍,2013年就因當“黃牛”被警方打擊處理過,那從2013年被打擊后到現(xiàn)在,這幾年時間里,宋某軍在干什么?是否一直在當黃牛?執(zhí)法的這次抓現(xiàn)行中,才400元的坐快艇游鼓浪嶼,他“黃牛”口子一張,就變成了1600元,看起來不差錢的“路虎”游客還干干脆脆讓這筆生意成交了。
若宋某軍一直沒有遠離這個老本行,算上這次,也才被抓兩次,但這方面的收入……算起來,黃牛的日子不要太滋潤哦。報道中沒有提及罰款,只說拘留五天,我們不知道罰了沒有,老黃牛膘肥體壯,臉皮應(yīng)該也很厚,五天的拘留大概不算啥。警方的這次“重拳出擊”,牛犢子可能會怕怕,但對于宋某軍這樣的“老黃牛”,或許還是缺乏震懾力。
對于黃牛,廈門有處罰規(guī)定。但是,法規(guī)經(jīng)常是一管好多年的,市場的行情卻不斷在變,黃牛的效益也可能與時俱進。違法成本和違法所得應(yīng)該要有一定的比例關(guān)系,如果“刀”不夠利,擱黃牛身上好像撓癢癢,黃牛又怎么會有痛感?
黃牛、野導是廈門的老毛病,是旅游市場的大問題。筆者以為,一方面需要警方常態(tài)整治,時時出擊;另一方面,要考慮是否制定專項規(guī)定,用足藥力,加大對黃牛的打擊力度??蓜e千辛萬苦抓到了,處罰卻只是罰酒三杯。那樣,像宋某軍,很可能就會在拘留所里發(fā)出個人的“勵志”宣言:再過五天,老子還當“老黃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