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夙偉
“凡我子孫,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婦順。內外有別,老小有序,禮義廉恥,為人豪杰……”今年是蘇緘誕辰千年。昨日上午,以“立家訓,傳家風”為主旨,紀念北宋民族英雄蘇緘誕辰1000周年暨弘揚蘆山堂家風家訓學術研討會在同安蘆山堂拉開帷幕。(6月22日《海峽導報》)
毋庸諱言,現(xiàn)代社會許多家庭的家教家風意識漸漸變淡,也因此,不少家庭家風不正,為老不尊,小輩沒有教養(yǎng),家庭失和,時有糾紛甚至引發(fā)家庭暴力,而對他人、對社會當然更不負責任?,F(xiàn)在許多孩子的淪落,其實就是從失之于家教、家風不正開始。
家庭作為社會的細胞,家庭的和美正氣不僅是家庭幸福的前提,也是社會穩(wěn)定和進步的基礎。盡管舊時代的家教家風,許多形式于今已不適合,但其中更多的關于倫理道德文化的內涵永遠不會過時,作為歷史文化的傳承,于社會風氣建設都有著借鑒、指導和推動的意義。
家風正,必然帶動社會風氣的向善向真向美。廈門向來重家教,家風淳厚。紀念蘇緘誕辰千年,也是大力倡導“立家訓,傳家風”的一個契機,珍惜這樣的一個個契機,必將進一步帶動優(yōu)秀家風的代代相傳,必然進一步夯實美麗廈門善良與淳樸的民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