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彪
一名北京朝陽群眾來到廈門,偶然聽說一個毒品交易信息,便告知同安警方。同安警方順藤摸瓜,成功抓獲販毒、運毒和買毒嫌疑人各一名。(4月13日中國日報網(wǎng))
果然像網(wǎng)友調侃的一樣“惹誰都別惹朝陽群眾”,廈門的毒販竟然栽在北京朝陽群眾手里,讓人不得不佩服首都人民的“威武”。
作為一名外地人,朝陽群眾在廈門偶得的毒品交易信息,應該就來自于廈門市民,可舉報的功勞被前者“搶”得,這背后既有朝陽群眾的敏銳與積極,也有部分廈門市民被發(fā)動、培訓、鼓勵得不夠。都說“智在民間”,社會治安的線索其實也在民間,人民群眾才是維護和諧穩(wěn)定、長治久安的可靠力量。朝陽群眾的此番“友情支援”,又一次驗證了“線在民間”、“安自民眾”的道理,也給廈門相關部門和廣大市民作了提醒。
早在2014年,廈門市綜治辦就曾聯(lián)合市公安局在全市范圍內挑選出了10萬名由保衛(wèi)干部、協(xié)警、治保人員、志愿者、治安積極分子等組成“紅袖標”平安志愿者,在人員密集場所和重點區(qū)域開展治安防控工作。他們是社會治安的第一道防線,為“平安廈門”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社會形勢依然復雜的時下,宜居宜游宜業(yè)的廈門需要通過進一步的制度設置,培訓出千千萬萬的“朝陽群眾”,構建一張靈敏的安全監(jiān)控網(wǎng)絡,讓壞人不敢、不能干壞事,讓百姓安心、快樂地工作、生活。














 





